随着年关将至,相信各家各户都已经逐渐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,以此来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。
想想每年除夕桌上那一桌丰盛的油光发亮的菜肴,都让人忍不住吞一斤口水,想着想着肚子又不争气的饿了。
不知你们是否想过,为什么中餐放了这么多油,我们中国人的体型却不一定胖,反而偏瘦居多。而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油水的西餐,却喂出了一堆胖子。咋地,又是体质问题?
其实在西餐面前,中国菜都不敢比热量。
先拿素菜比一下。中国的百合芹菜炒木耳,放油炒熟端上桌,中国厨师这道菜的热量还不如你手里那碗米饭。而国外厨师这道田园沙拉,紫色莴苣+胡萝卜+坚果,再淋上了一层沙拉酱,光这层酱就比你手里的米饭热量高。
然后是荤菜。中国厨师想了想,得赢一回啊!只能是这道了,白云猪手,实打实的猪肉带皮吃啊,皮下脂肪看得一清二楚,蘸着醋姜汁吃。国外大厨表示无所谓,就甩出烤肉,大块牛肉丢到烟熏炉里高温熏熟,然后切成厚条。一比,美国又赢了,这次还带有烟熏物,致癌。
饭后甜点。中国厨师说,这不是咱们的拿手好戏吗?饭后要解腻,来碗糖水,桂花糖莲子羹,莲子去芯,用高压锅压过,然后用清甜的桂花糖水调制,喝完了说话都是香气。国外厨师哈哈哈一笑,喝杯饮料算哪门子甜点?于是他们祭出了可怕的花生酱巧克力冰淇淋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这菜都不一样,热量肯定也不一样,缺乏公平公正。那行来个一样的,最简单的一道中西餐都有的菜的中西对比:炒鸡蛋。
中式的炒鸡蛋:鸡蛋打散,热锅下油,鸡蛋在锅里翻炒,凝固,撒盐翻拌,出锅。嫌单调给你再撒俩葱花。
西式的炒鸡蛋:鸡蛋打散,黄油融化,黄油倒入蛋液搅拌均匀,配比一般是,一个蛋配5-10G黄油,下锅翻炒,半凝固状态时,有的还会添加几勺淡奶油,继续翻炒至凝固,出锅。
这一盘子炒蛋做早餐,中式的可能吃3个蛋才10G油以内,一部分油会留在锅上,西式的三个蛋可能是15-30g,甚至更多。
再就是中国人早上如果有一盘炒蛋,大多可能配个豆浆、稀粥;
而西式标配如果有鸡蛋,那么一般还有面包、培根/煎香肠,有的还有沙拉。也别小看了沙拉,最常见的蛋黄酱的本质就是油、醋和蛋黄,还吃起来挺清爽,看起来很健康,但事实上呢?一包常见的美乃滋配料表,明确写着,蛋白质1.2克,碳水13.6克,脂肪64.2克。
所以说中餐比西餐油,其实很大一部分是错觉。
中国菜的油,大多都在表面上,有多少都看得见,一盘菜吃完,还能留下一半油在盘子里。比如说重庆小面,一碗面半碗红油,但是你吃掉面后会把红油喝掉吗?水煮鱼,你把鱼和底菜捞出来吃了,会把油汤喝掉吗?吃火锅,有多少人会喝汤底?
中国菜用油多,但很大一部分油我们是不用吃下去。就算是做菜的油炸步骤,通常两遍油炸第二遍是为了外酥里嫩,也是为了降低油吸收。
但是西餐的油,都化在食材的内部,吃起来毫无感觉,还全部都吞下去了。最常见的就是美国的冰淇淋,全脂牛奶做的,你以为热量低啊?他们大块的热量还要加上甜到齁的花生酱吃,你生吞一块肥猪肉都比这瘦得快。吃东西要讲科学,不是看不见脂肪,吃了就不会肥的。
可以说中国,甚至乃至整个东亚,在吃方面都是碾压欧美的。整体饮食结构相对均衡、摄入总热量少、摄入糖分也不够多;即便吃得油一点,那也比每天玉米糖浆糕饼酥皮不离口的美墨英新好多啦!何况人家甜品起酥、炸鱼薯条,不也得靠油么?我们用来烫火锅的牛油不一定吃下去,人家烤甜品煎蛋饼做土豆泥里的油,那可是实打实直接全塞进肚里了……
虽然中国饮食也在朝不健康方向走,但至少大多数中国人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对主食蔬菜肉的平衡是有执念的,所以做得到基本的、相对的膳食平衡。
吃东西还得看中国,西餐也就图一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