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四川驻京办川菜为什么这么火流着口水排长队

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 http://m.39.net/pf/a_4793212.html

帝都就是有帝都的气派,在中国没有哪个地方像北京那样,矗立着如此众多的各地办事处。驻京办(全名驻京办事处)是个比较特殊的机构,颇有历史渊源,其实就是古时地方同乡会、会馆的延伸。古代会馆,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同乡感情、以及维护同行业的关系,无论是官、民、商绅在会馆中皆可不受任何拘束,任意交流,相互交往,而后逐渐演变为地方政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交际场所。

在北京驻京办数量众多,加上县级单位曾多达数千家,前几年经过规划,砍掉了一部分,但存数也是不少。这些办事处大多都设有代表本地饮食风格的餐厅堂馆,各地政府不遗余力选拔本乡本土最优秀的厨子,提供本地特色食材和最正宗的调料,精心制作家乡的特色菜肴,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美食资源啊,为首都丰富的餐饮生活,抹上了五彩的色彩。各地驻京办餐厅,犹如美食的藏龙卧虎之地,吸引了无数资深饕客探店寻味大快朵颐。

在众多的驻京办餐厅中,川办餐厅最为人气火爆。这家餐厅开业于年,当时只为本省因公来京出差的人员,内部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,有点像招待所,供应的菜品也是四川人吃惯了的川菜,没那么多品种,有点像伙食团。那个年代北京极少见到川菜馆,因为川办餐厅的川菜正宗美味,就这样口碑相传,很快就火了起来,吸引了众多生活在北京的川菜爱好者前来就餐。
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川办餐厅经过装修改造扩容,成立了北京贡院蜀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,开始对外营业,厨师都是挑选本土的精兵良将,其中不乏特级厨师,食材调料皆来自四川,做出来的菜品原汁原味,被业界称为全北京最地道的川菜馆。由于价格特别亲民,自开张以来人气爆棚,就食者络绎不绝。虽然这家餐厅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——贡院蜀楼,但热爱这家餐厅的人,总是喜欢亲昵的称其为“川办”,以至于贡院蜀楼这个店名鲜有人知。

在北京一提到川办餐厅,许多吃货第一反应就是排长队等候,如果你正好饭点赶去,一般得等翻两三次桌后才轮到你吃。因为实在是太人气火爆,这家餐厅几乎不接受电话预约订座,必须亲自去领号排队。尤其是晚餐,一般下午4点左右,就得去领号才能保证饭点入座,订包间也得提前好几天才能预约到。

“川办”餐厅外面狭小的等候区几乎没有座椅,大多数人都毫无怨言地站在那里等待,这些都是嗜辣嗜麻的铁杆粉丝,想想都让人感动。好在外面有一个四川特产小卖铺,可以买点怪味胡豆、天府花生、合川桃片、灯影牛肉、麻辣牛肉干先垫垫饥。瞧瞧,“川办”就是这么任性,凡是来这里就餐的食客,都会自觉忽略“服务”二字。

川办餐厅很不好找,躲在建国门长安大戏院后面的贡院胡同里,门牌号是贡院头条5号,但由于门面不明显,很多人去了在小胡同里转悠老半天也找不到入口在哪儿?只好问胡同里开店铺的人。但也有一些嗅觉敏锐的食客,却也能嗅着缕缕麻辣川香,兜上几个圈圈寻到这里。川办餐厅还有个孪生兄弟,在朝阳区的龙爪树,大家称之为“新川办”,里面小桥流水景致漂亮,但由于比较偏僻,没有“老川办”火爆。

下面我们就请资深老饕给大家介绍一下“川办”的经典菜品

热爱川菜的粉丝,每次点菜翻开“川办”的贡院蜀楼菜谱时,总是有一种“吃一本”的冲动,每一道菜都像有个小馋虫勾引着你的胃,恨不得都通通都点下来。很多去“川办”吃过无数次的老饕,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,因为菜品实在太丰富了,摸摸沟满壕平的肚子,心中还有点儿怅惘和遗憾。

在“川办”的经典菜品中,口水鸡、川北凉粉、夫妻肺片、笋鸡手、红油鹅肠、樟茶鸭、酸辣肘子、麻婆豆腐、毛血旺、水煮鱼、辣子鸡、水煮肉片、回锅肉、宫保鸡丁、双椒兔、干煸肥肠、双椒牛蛙、甘笋烧牛肉、粉蒸肉、糯米蒸排骨、豆豉蒸鲈鱼、蒜泥白肉、干煸四季豆、炝炒豌豆尖、醪糟小汤圆、担担面、凉面、宜宾芽菜炒饭……几乎没有奇技淫巧,都是朴实的家常川菜,任何一家川菜馆子里必备的玩意儿,在“川办”却能做的地道美味十足,高厨高艺、食材新鲜、调料地道……顺便再举例报下价格,麻婆豆腐8元、宫保鸡丁18元、夫妻肺片22元、甘笋烧牛肉28元、芽菜炒饭15元……都是寻常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价格,没有大酒楼的宰客风格,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这家店扫荡一番呢?

下面我们也选几个菜来点评一下吧!

来“川办”绝对不能错过的就是这道口水鸡,食客们对它都是赞不绝口。鸡肉嫩香,调料的味道独特,吃的时候有一种特别惊艳的感觉,甚至让人联想到红袖添香,就连里面红辣辣的汤汁也让人不舍得剩下,资深老饕会再叫上一碗凉面拌上,然后色眯眯地闭上眼,充分享受舌尖上的香辣滑润滋味,相当相当的的意淫,这不能怪鸡,只能怪这道菜做的太地道了。当然,这道口水鸡成了店里的红牌,点击量自然也是最高的。

毛血旺是川菜中的翘楚,在“川办”不能不提的一道美食,里面内容相当丰富:鸭血、毛肚、海参、鱿鱼、大肠、午餐肉、魔芋、豆腐、豆芽……种类繁多,而且味道正宗。嗯,有点遗憾是没有鳝鱼,如果去四川,吃这道菜没有鳝鱼,会被人摔盆骂娘的。但在北京可以理解,北方不产鳝鱼,所以鳝鱼价格昂贵,只有当场活宰鳝鱼才口味鲜美,“川办”也是宁却毋滥。其实对于一个正常饭量的食客来说,一盆毛血旺就足够一顿饭的菜量了,但来这里就餐的食客,排了那么老半天的队,谁会如此善罢甘休呢?

水煮鱼堪称川菜中的经典佳肴,“川办”做的果然更加地道,光是这水煮鱼的鱼片就十分讲究,薄厚合适,造型完美。要知道,鱼片的薄厚是这道菜的关键,太薄夹不起来,太厚就不入味。可见,这里的水煮鱼做得绝对正宗,味道好得让人连鱼骨都想一并吞下。

既然到了最正宗的地方吃川菜,怎么可以漏掉这道双椒牛蛙呢?四川多水田,在夏季的乡村,过去水田里蛙声一片,青蛙在四川叫田鸡,也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,后来水田里大面积使用农药,田鸡数量逐渐减少,不得已改用人工养殖的牛蛙。这道双椒美味牛蛙,看着有很多干辣椒和泡椒,可是吃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辣,里面还加了腊肉,鲜嫩与腊香,这滋味的搭配可真谓天衣无缝,四川人的聪明都用在吃劲儿上了。

四川大厨做的干煸四季豆,肉末酥脆椒香,四季豆外焦里嫩,老饕食客会配着焦香的辣椒和花椒吃,一麻一辣一脆,那个口感滋味儿比神仙还快乐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hbyx/35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