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豫菜如豫,也说豫菜十大名菜之魁首,鲤鱼焙

作为河南人,总觉得得为家乡菜说点什么。说点什么,不是鼓吹什么,地地道道做人,实实在在说菜。中国有八大菜系,鲁、川、粤、苏、浙、闽、湘、徽。每个地方也似乎都有“十大名菜”、“八大好吃”、“四大美味”。

其实作为豫菜,没能成为八大菜系,自然有它的原因。了解八大菜系由来的人,自然懂得豫菜的地位,豫菜自然也有普遍认同的“十大名菜”。而十大名菜之首,头菜便是著名的“鲤鱼焙面”,但鲤鱼焙面真的担当起魁首之名吗?讨论讨论再说。

做鲤鱼最好的——是范伟

认识鲤鱼焙面,是从冯小刚导演的电影《》开始。作为一个河南人,竟然不知道鲤鱼焙面是河南的十大名菜之首,有些惭愧。不知何时,豫菜没落到如此地步了,连自己人都觉得陌生。总觉得家乡菜有很多好吃的,但让我说上几个能上得了台面的,好像又说不上来了。

范伟:“鲤鱼焙面,延津做法。”李雪健:“大灾之年,这个,过分了。”

这句台词真的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,一个是影帝,一个是资深表演艺术家。把这段戏演的是精彩绝伦。尤其是李雪健指着菜欲拒还迎的演绎,让人对这道菜产生了无限幻想:

一、这个菜,是上得了台面的名菜,招待省长(那时候还叫省主席),够面儿;二、大灾之年,日寇入侵,尸殍遍野,吃这个菜,不合适;三、做都做了,不吃也是浪费,嘴上说不吃,身体很诚实。这道菜,谁都想吃!

电影没火,这道菜却在不少吃货的心中火了。不得不说,还得靠宣传呐,豫菜若想振兴,宣导力度不能小。

孟元老可能吃过鲤鱼焙面,但是忘了记载

鲤鱼焙面是开封传统名菜,开封可以说是豫菜的代表地和发源地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最为辉煌的时代,恐怕莫过于宋朝时候的“东京”。鲤鱼焙面,也是从宋朝开始流传。宋人吃货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本身记载了当时的汴梁各色吃食,网上说从那个时候就记载了鲤鱼焙面,害我专门翻了一遍此书,结果大失所望,书中并无关于鲤鱼焙面的记载!倒是写了不少果子吃食。嗐!

不过鲤鱼焙面确乎是由两道名菜组成,一道味糖醋鲤鱼,另一便是焙面。糖醋鲤鱼大家都知道,但焙面是什么东西,这个值得一说。

据《如梦录》载:明代开封每逢农历二月初二,所谓“龙抬头”之日,为呈吉祥,官府、民间都以细面相赠,称之为“龙须面”。起初面用水煮食,后来,不断改进,过油炸焦,使其蓬松酥脆,吸汁后,配菜肴同食,故称“焙面”。

这便是焙面的来历,也可以简单认为是油炸过的面。这个面可以说是鲤鱼焙面的精髓,是区别于其他菜的一个重要特色。本身酥脆蓬松的面,吸收过浇在鲤鱼身上的糖醋汁之后,变得绵软可口,又层次分明,还味道酸甜开胃,是上佳的开胃小吃。无怪乎吃鲤鱼焙面有个讲究:先吃龙须,再吃龙肉。这么文绉绉的叫法,可真是让这个菜,上档次了。

这个菜,还真是上档次,不为别的,就为它的历史地位。去开封的百年传统名店“又一新”,可以吃到正宗的鲤鱼焙面。服务员上这道菜,十有八九会给你说:“这是赵匡胤吃过的。”也就是说,宋朝的开国皇帝,吃过这道菜。更有甚者,流传说,赵匡胤是在陈桥,吃了这道菜,才下定决心,黄袍加身的。为何?因为普通的鲤鱼加上淡黄的焙面,这是啥意思?鲤鱼跃龙门即可化为神龙,如今躺在盘中的鲤鱼覆盖着焙面,就如同黄袍加身一般。所以这道菜,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。

所以,宋朝开国时候,就有了这道菜了。到孟元老那时候,可定是比较流行了。不知为何,吃货孟元老咋不在东京梦华录里写一写这个菜呢?

名起于在清末民初

若说到历史名人和此菜的渊源,还有一位权力人物必须得提,就是慈禧太后。据说太后在八国联军入北京时候,仓皇西逃,途经开封,吃到此菜。赞赏有加,甚至题了两句:“龙肉甘美滑如玉,龙须焦脆细如丝。”

不仅仅是慈禧,据说蒋介石、张学良等一众名流,都来过又一新吃这道名菜。但鲤鱼焙面或者说是豫菜真正火起来,得益于袁世凯和饭庄“厚德福”。

在民国之前,没有什么“八大菜系”,豫菜就是豫菜,鲁菜就是鲁菜。各地都在北京开饭庄。厚德福,就是其中的豫菜馆子。但直到袁世凯当政,位高权重的河南人袁世凯,才真正的让豫菜也变得“味”高权重了。一九一六年,袁世凯称帝,这座河南馆子,更是成为了北京城最火、最有实力,名流云集的菜馆了。

吃货梁实秋就与厚德福有很深的渊源,三言两语难以讲清。但在他的笔下,我们还是可以从其《雅舍谈吃》中简单感受得到,厚德福曾经的辉煌和豫菜的美味。

片好的鱼片外面裹得也不是面糊,而是蛋白粉芡。温油入锅,炸黄,然后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,做成糖醋汁。趁热加上一勺热油,浇在炸好的鱼块上,最后撒上姜末,即可上桌。一块块炸黄了的鱼,微微卷成瓦块形状,上面一层黏稠而透明的糖醋汁,品来酸甜,焦脆,嫩滑,令人叫绝。

鲤鱼焙面火起来,很大的原因,更应该是历史的原因。

鲤鱼,想说爱你不容易

鲤鱼真的美味吗?不可否认,焙面细致蓬松,酥脆可口,但也终究是个面食。鲤鱼焙面,着重还是鲤鱼的味道。但鲤鱼是否真的超级味美?从历史典故里,我们知道,赵匡胤吃鲤鱼,那是在战场上;慈禧吃鲤鱼,那是在逃跑中。历史上有名的两位“帝”级人物,如果在慌乱中吃到美食,发出慨叹,也就不奇怪了。吃惯了山珍海味,又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能换换口味,吃个差不多的食物,就觉得非常好吃了。

我们知道,老外是不吃鲤鱼的。第一,鲤鱼刺多,吃起来相当麻烦;第二,就是老外认为鲤鱼吃得都是淡水里的“脏东西”,吃了这种东西,会造成毒素的累积集聚,非常不健康;另外,他们没有中国厨子,对于鲤鱼,也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。

个人认为,鲤鱼不好吃且刺多,吃起来也麻烦。比鲜嫩,能比得过鲈鱼、鳜鱼?比美味健康,能比得过大海里的各种海鱼?比名气,毛主席的“才引长江水,又食武昌鱼”里的武昌鱼也毫不逊色。

最后,实实在在和本地菜比,十大豫菜里的“扒广肚”,采用鱼肚部位,处理好以后,全部平铺在竹扒算上,再用上好多奶汤,小火扒制而成,做出来的美食更是柔,嫩,醇,美,汤汁更是白亮光润。口味上,比鲤鱼焙面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通常作为高档宴会的头菜出现,实在是高大上又好吃。

鲤鱼,就算是做出花儿来,也实在一般。鲤鱼焙面,作为十大豫菜之首,有些名过其实了。

豫菜如豫

豫菜,就像河南一样。有人说豫菜是各类菜的“母系菜”,它地处中原,四通八达,东西南北汇聚于此,杂糅汇合而成豫菜。河南的曾经,相当辉煌,辉煌的文化和经济,才造就灿烂丰富的各色美食。

但河南,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,名声不太好,“偷井盖儿”成了河南人抹不去的标签,还总作为被黑的对象,简直是被黑得体无完肤。但在近几年,这种现象有所改观,尤其是经历此次疫情之后,“烩面胡辣汤”表现出来的担当,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河南真实的一面。

“河南没赢过一次网络暴力,却也没缺席过一次民族大义。”我觉得说的非常好,很多河南人不善言辞,但其实身上有很多闪光点,缺少的是表达和宣传。

豫菜,也是一样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jbzs/3552.html